俄羅斯“伊萬·格林”號多用途登陸艦
2013-07-25 16:33:15 來源:新民晚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(wǎng) 我有話要說
去年5月18日,一艘外形奇特的軍艦在加里寧格勒州琥珀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,它就是俄羅斯新建的多用途登陸艦“伊萬·格林”號。“伊萬·格林”號的建造工作始于2004年。當時,“琥珀”造船廠在俄國防采購競標項目中獲勝,與俄海軍簽署了建造2艘價值50億盧布的新型登陸艦合同。首艦于2004年12月正式開工建造,并以前蘇聯(lián)海軍著名海軍艦炮專家伊萬·格林海軍中將的名字命名。原計劃該艦會在4年內(nèi)建成,但直到2009年5月,“伊萬·格林”號依然在船臺上處于造造停停的狀態(tài),設(shè)想中的6艘后續(xù)艦更是成了鏡花水月。幸運的是,在2008至2009年間,俄羅斯開始了一場“復興海軍”運動,許多已經(jīng)開工的新建艦艇大多得到了資金支持,有了完工的機會,“伊萬·格林”號也位列其中。
總的來說,“伊萬·格林”號登陸艦是一艘外形和性能都十分獨特的軍艦。從紙面參數(shù)上看,該艦是“蟾蜍”級登陸艦的后續(xù)完善型,由涅瓦設(shè)計局設(shè)計研制,全長120米,寬16.5米,平均吃水3.6米,滿載排水量約5000噸,采用柴油機(產(chǎn)品庫 求購 供應)動力,最大航速18節(jié),續(xù)航力3500海里/16節(jié),海上自持力為30天;編制艦員約100人,還可搭載300名海軍陸戰(zhàn)隊員,可運載13輛主戰(zhàn)坦克或36輛裝甲輸送車。
但“伊萬·格林”號并不是一艘“單純的”登陸艦,該艦同時具有對地火力支援功能。除了一門AK-176主炮和一門AK-630近防炮外,“伊萬·格林”號還在艦艏部安裝了2門由“冰雹”多管火箭炮發(fā)展而來的雙聯(lián)裝122毫米艦載多管火箭炮,能為登陸部隊提供一定的炮火支援。此外,“伊萬·格林”號還配備有直升機平臺和機庫,可以攜帶1架卡-29武裝運輸直升機。“伊萬·格林”號的奇特之處還不止于此。雖然該艦也有傳統(tǒng)坦克登陸艦的艏門,可以實施搶灘登陸,但艦體中部還有一段裝載甲板,可以攜帶特制的艦載浮橋。也就是說,“伊萬·格林”號還可以作為海上人工港,通過艦載浮橋,在離岸灘較遠的位置上將T-90主戰(zhàn)坦克等涉水能力較弱的戰(zhàn)車送上灘頭陣地。
有防務專家認為,該艦將與“西北風”級兩棲攻擊艦、“儒艮”級高速機械化登陸艇一起,組成俄海軍未來的兩棲作戰(zhàn)力量。由于“伊萬·格林”號是在加里寧格勒建造的,因此未來比較大的可能是配屬給波羅的海艦隊。如果“伊萬·格林”號在俄海軍中得到好評,后續(xù)艦的建造計劃就可能重新啟動。